首页--诚信聚焦

诚信建设 刻不容缓

2014-12-04 08:41:46.0 出处:南京日报(南京)

    诚信是传统文化也是时代道德。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其中的“信”,即为“诚信”,要求人们“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党的十八大明确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诚信,其要义就是“真诚待人不说谎、真实无欺不作假、践行承诺不食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除了引用《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外,还进一步指出:“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可以说,诚信既是立身之本、齐家之法,也是兴业之基、为政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转型,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个人的交往半径在无限扩大,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半径”并未同步增长。毋庸讳言,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诚信危机,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慈善注水等现象屡有发生,不仅失信事件高发,而且失信的主体更加多元,失信的手段更加多样,失信的后果更加严重。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背景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政府监管效能的应有之义。“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商品满天飞,坑蒙拐骗处处横行,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和经济秩序。建设诚信体系,就是要为市场经济打牢信用的基石,从而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形成“童叟无欺、一诺千金”的商业环境。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策。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抑制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等违法违规行为,淘汰那些只能依靠失信行为攫取不当利益的市场主体,杜绝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倒逼市场主体走上诚信经营、科学发展之路。

    在依法治国的新坐标下,推进司法公信建设,是树立司法权威、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法治建设与诚信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法治是诚信的“压舱石”,没有法治的规范和制裁,失信行为难以杜绝。诚信是法治的“晴雨表”,一个充斥着欺诈与陷阱的社会,法治只会变成空洞的口号。“上不信,则无以使下;法不信,则无以令行”。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司法诚信则是司法公正的根本要求。如果司法没有诚信,就会失去权威,人民群众对公权力最起码的信任就会丧失。

    在社会转型的新格局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等一系列突破诚信底线的事件,严重削弱了市民最基本的生活安全感,不仅影响商务诚信,而且损害政府公信,最终侵蚀整个社会诚信,流毒深远!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城市里,尔虞我诈、人人自危,何来社会和谐,何来幸福都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诚信体系建设,通过信用手段创新社会治理,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都市的先导性工作。

    历史和实践都一再证明,诚信如果缺失,不仅会使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倒退,也会深刻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转型期的南京来说,加快建设诚信体系,筑牢“诚信南京”的基础,尤为关键、刻不容缓。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社会诚信体系,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真正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让诚信的干部得到重用、失信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从而改善城市信用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
分享到:

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后再评论!  注册认证

评论

文字最少20字,最多4000字。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 看不清?换一张!
 

   
>>更多

概况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沿岸江苏省西南部邻靠安徽省南京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周元王四年公元前年越相范蠡筑城于古长干里后人称为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三国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创建明朝改称南京是为南京市名之始作为...>>更多